第六百零三章 以身作则-《家兄朱由校》


    第(2/3)页

    明朝对云南、贵州、四川、广西、湖广等西南五省的开发和移民,从洪武年间到正统年间,近七十年时间才将当地基本稳定。

    然而之后的历任皇帝不重视迁移,以至于除去湖广外,其它四省基本没有办法安定下来。

    朱由检自认为已经干了洪武、建文、永乐三朝的移民事情,已经让这四省稳定。

    现在他需要的,就是要让朱慈燃接力,继续保持几十年的迁移。

    如果他能坚持,那大明有望在两代人的时间里,将眼下的大明疆域变成华夏基本盘。

    所以,对于他的移民政策,朱由检永远都在鼓励,而从不打击。

    “太子的新政,要在江南一直维持,但不是说江南的常平仓粮不能放,而是不能放太多。”

    “百姓只有饥饿,才会想着迁移。”

    “不要自认为此乃朝廷对百姓的迫害之举,只要朝廷保证做到发田发牛,那迁移对于绝大多数百姓来说,都是发家致富之举,都是朝廷惠利百姓之善政。”

    “此外……”朱由检顿了顿,然后深深看了一眼成德。

    成德不明所以,但朱由检下面的话就让他豁然开朗了。

    “国朝眼下的财政制度是全国上下一本账,年末户部和内阁开个闭门会,把朝廷和地方当年收支算清楚,把秋税的九成上缴朝廷,一成截留地方使用。”

    “这办法,各地衙门虽然执行的很好,但也滋生出了地方衙门钱不够用就往上奏疏,请内阁解决。”

    “这种模式本质是吃大锅饭,地方衙门对于地方经济是没什么积极性的。”

    “对于地方衙门来说,干好了大多数给朝廷,干不好也有朝廷给兜底,因此懒惰渐生。”

    “加上路途遥远,因此一个地方的赋税,往往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运到京城,再分配的话又需要几个月赶路。”

    “如此一来,地方衙门一年也办不成几件事,朝廷在地方上虽然有控制力,但这个力度很有限。”

    “现在中原两京十三省除去福建、广西未修通铁路外,其余各省铁路都在修建,或者已经贯通。”

    “广西和福建沿海,问题不大,铁路的问题也可以从明岁正月开始修建,工部需要拟出奏疏给万岁过目。”

    说到这里,朱由检看了一眼工部尚书温体仁,而温体仁也不负他“温蛤蟆”之名,见朱由检点他,他才作揖回应。

    点完温体仁,朱由检继续把问题拿出来解决:

    “有了铁路和轮船,各省赋税即便是最远的广西,也能在一个月时间里将赋税交到京城,海外最远的南昆仑也仅需三个月时间。”

    “加上有了银行,并且银行可以存放各地衙门的赋税,代为转运,代为下发,因为我以为,国朝的财政问题可以改一改了。”

    朱由检要改财政制度,这让众人上了心,尤其是户部尚书李长庚。

    面对他们的关心,朱由检也先叙述了一遍大明曾经的财政制度。

    “国朝天启十年以前的税收制度是摊派制,即朝廷年前开会制定预算,再把所需税收任务摊派到各个地方,这就导致国朝的百姓所需缴纳的赋税并不是一个固定值。”

    “每次朝廷需要用钱的时候都需要临时加征赋税,例如当年的辽饷。”

    “这样的制度并不算好,带有前朝的风气,而前朝的基层统治依赖大量宗族势力,并不会直接插手干预,需要用钱就摊派出去,直接找宗族大老要钱,也不会多要。可国朝呢?”

    “国朝的摊派制是以保甲为单位,精确到每家每户,并想方设法瓦解宗族势力的影响力,基层控制力更强。”

    “这样的制度一开始并没有出现什么大问题,可到了国朝弘治、正德、嘉靖年间,地方的土地兼并导致士绅占了太多的土地。”

    “民间普遍出现了财产挂靠,就是支付一定的报酬把自己的店铺土地挂在这些特权阶级名下以获得免税特权,甚至还有主动把自己献给举人老爷当奴仆,为的就是免徭役。”

    “这些事情,你们这群曾经的官老爷,应该比孤更为了解……”

    朱由检扫视了众人一眼,面对他的目光,孙承宗他们纷纷低下了头。

    他们之中的人,即便是如孙传庭这样的人,也会让孙氏家族的子弟把田亩挂在自己名下,因为这种风气在这个时代很常见,没有人觉得不对。

    可是伴随朱由检废除奴仆制,想要挂田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虽然不容易,但并不是不可行,只是风险稍微大些。

    朱由检心知肚明,因此他要改变税收制度和财政制度。

    面对这群官员,他看了一眼朱慈燃,示意他好好听,随后继续说道:

    “征赋税的人和地少了,但税收任务却不见得会少,于是就落到了那些没有特权的贫苦老百姓头上,不堪重负的百姓纷纷逃跑,形成流民。”

    “流民变多,缴税的人就近一步减少,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一个普通的百姓,除了自己的一份赋税以外,还需要替县令、举人缴税,甚至农民已经逃跑,那被饿死了的邻居家的税也要你来交。”

    “这层层加码的赋税制度只要还在,即便眼下百姓过上了好日子,几十年后谁又能保证吏治还是如今日般清明?”

    “我此前已经废除免税田亩和所有有功名之人的特权,眼下要做的就是把财政制度改变。”

    “当年国朝是地方截留三成,七成上交,但实际上他们是自己用多少留多少,剩多少给朝廷交多少。”

    “长此以往,地方拿的多,朝廷拿得少,而我刚刚推行行政,各地百废待兴。”

    “铁路、府道、对外征战……这些事情都排队等上马,更别提还有旱情、水利、救灾等等事宜。”

    “之后我改赋税九成上交,一成截留,虽然对朝廷来说是好事,但国朝常年以来的地方建设都靠朝廷来制定,这是很不合乎常理的。”

    “这样的制度,以至于地方官员只负责执行便完事,自己没有一点进取心。”

    “这么多年以来,地方赋税未曾增加,增加的都是国库收入。”

    “因地制宜才是常理,而眼下朝廷要做的就是激励地方,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

    朱由检说出了他为什么要改变税收方式和制度的原因,而接下来就是解决办法了:

    “眼下国朝财政的核心就是朝廷拿税收大头,财权集中管理,把事权下放给地方。”

    “地方衙门的事权主要是公共事务,类似官学、桥梁道路的维护。”

    “这都是关系民生的大事,一样都不能马虎。”

    “可是想要办好这些事情,需要的金银,必然是地方衙门截留那一成说不足的,所以国朝每年奏疏中有三成都是地方求朝廷拨银。”

    “如果朝廷不给,地方衙门便会铤而走险,从百姓身上收取。”

    “这些年地方衙门发明了很多税费和摊派,特别是对于发了地,有了土地,有了钱的农民。”

    “我听过的,便有村官所的修缮税,乡道税,还有水渠税等等各种杂税。”

    “之前地方农民还有钱,这些税每年加起来也就百来文,还不算太多,但眼下呢?”

    “农民已经被旱情压得喘不过气来,地方的税却没少收,这些税如果不是我亲自到下面走访,我都不知道下面人还能变着花样收这么多税。”

    朱由检的话让朱慈燃有些惊讶,他根本没听过这些税,也就是说这些税是在他南游之后这几年才出现的,而这几年恰好是百姓最难熬的这几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