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二章 抢人大战-《家兄朱由校》
第(2/3)页
郑芝龙给出的答桉显然是在掩盖事实,对于十六岁的郑福松来说,他心里清楚自家为什么不能去齐国。
自家父亲好不容易通过做海盗、做官,来让郑家在福建立足。
现在突然要他前往齐国,他心里自然是一万个不愿意的。
不仅如此,或许在自家父亲看来,齐国虽好,但始终比大明差上一筹,尽管他还没去过齐国。
“可是府学里有好多同学都说要在毕业之后前往齐国。”
“嗯?”
突然开口的郑宗明让郑福松、郑芝龙二人下意识转身,郑福松倒是觉得并不奇怪,但郑芝龙却觉得齐王在学子们心中的地位未免太高了。
不过,他也觉得齐王在学子们心中的地位高很正常,毕竟学子们学习的教材,都是由他一手汇总编撰得出的。
可以说,每个学子只要每天拿出书本,那他所看到的就是“朱由检着”四个字。
相比高高在上,仅有一张画像在学堂里的皇帝,这从小到大都能看到的四个字,很难让人不亲近。
更何况,与大明那套深受程朱理学毒化的普世价值观来说,朱由检书中的普世价值观更能接近先秦时儒家和墨家的看法。
朱由检所编撰的教材里,不管是国文,还是做数学题、物理题时的对话,其对话都是在传授一种人人生而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价值观。
与之相比,宋明以来那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理论,很难不遭到正值叛逆期的学子们攻劾。
这是守旧派一直培养不出自己人的原因,因为官学的推广已经让“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价值观开始崩塌。
取而代之的,是朱由检所普及的“国家”价值观。
爱国不一定是要爱朝廷,爱家不一定要死守规矩。
该变则变,永远不要固步自封,只有自己不断进步,大明才能不断地进步。
在这样的教育下,初学五年毕业的学子或许还不会觉得有什么,因为他们太小。
但是对于中学五年毕业的学子来说,大明的社会和他们所受到的教育几乎是南辕北辙。
能留下来改变大明的人是少数,更多人是宁愿去让自己觉得舒服的齐国。
况且根据一些学长的回信来看,毕业的学子在去到齐国后,可以说整个人都如鱼得水。
齐国的官场有三不,即“不闲谈”、“不同宴”、“不拖拉”。
不闲谈是官员们之间基本不会谈公事以外的事情,即便是十分要好的人,也往往是在散班回家之后才会聊天。
不同宴则是不在除了大庖厨以外的地方吃饭,官员之间不得发起宴请之举,除非婚丧嫁娶等大事,平日里只能在衙门的大庖厨一起吃饭。
不拖拉则是所有事情都要在辰时宵禁以前处理完,直到宵禁开始,百姓不能出门之后,官员们才能够回家休息。
这“三不”,条条不提大明官场,却条条都是大明官场。
这还只是齐国官场与大明官场不同的第一点,齐国官场更重要的一点是更年轻化,更具创造力,唯才是举,不问年纪。
这一条条,都正中年轻叛逆,渴望实现自己个人价值的府学学子心意。
这些东西,郑福松都看过,正因如此,郑福松才会询问自家父亲。
只是可惜,自家父亲的回答让自己失望了……
“你也想去齐国?”
郑芝龙并不迟钝,看着自家两个儿子句句离不开齐国,他立马就心里一凉。
】
“孩儿……”
“呜呜——”
郑福松刚要说出口,却被旁边轮船响起的汽笛声给打断。
等轮船过去,即便郑福松不说,郑芝龙也明白他的心思了。
他没有再询问郑福松,郑福松看他那有些不太好看的脸色,也不再继续说下去。
父子三人乘着游船,渐渐远离了那拥挤的港口。
只是在他们离开的时候,港口附近的一座高塔上,还有与他们同样的人正在惆怅。
龙江塔,作为朱由校亲手设计的南京第一高塔,高塔高三十三丈,几乎可以将小半个南京城尽收眼底。
整座塔占地一亩,四周还有占地五亩的林园,修建时间不过半年,花费白银六万两,是朱由校用内帑银修建,并免费给南京百姓游玩的地方。
这里自半年前修好,便已经成了江南文人骚客最喜欢的地方。
不过,他们顶多爬到二十九层,至于最高的三十层,至今从未对外开放。
没有开放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这一层是专门留给皇帝朱由校赏景的地方……
“他们之中……有多少是要前往齐国的?”
站在三十层高塔的围栏背后,朱由校并不惧怕那三十多丈的高度,而是脸色平澹的看着港口上那群百姓。
他站在高处,能看到的东西更多。
相比港口内的数万百姓,港口外那十几万拥挤的人口则是犹如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打在了朱由校的脸上。
“今岁南直隶官员们估计,大概……大概已经有二十七万百姓要移民齐国。”
王体乾站在朱由校背后,小心翼翼的回答他的问题,而朱由校闻言却依旧平澹询问:“其它地方呢?”
“其它……”王体乾顿了顿,犹豫要不要开口,最后还是低下头回答道:“约六十万左右。”
似乎是在说完后怕皇帝不高兴,王体乾连忙说道:
“其实百姓也不是真心实意的要去齐国,而是因为各地遭了旱情,为了讨生活而往外走罢了。”
他这话虽然听上去像在解释,但对于朱由校来说,却何尝不是对他的一种讽刺。
所谓天启盛世,就是百姓每年外逃百万之巨。
这样的情况,何以敢称盛世……
“近来齐王府的官员迁移如何?”
朱由校转身走回到了塔内,而塔内的三十层里摆放了许多名贵家具,显然都是出自朱由校之手。
“齐王殿下在一一说服官员们迁移,一些官员听到消息,已经主动向户部要求转籍前往齐国。”
第(2/3)页